從社區那條溪流開始的地方再造,台灣青年拜訪日本三島市源兵衛川,渡邊豊博

充滿魅力的水之城鎮-三島 Mishima

文|張敬業

2017鹿港囝仔拜訪富士山腳下的魅力小鎮

日本三島市公車停在三島車站前
富士山造型的三島車站

日本最具代表性的富士山,周邊的城鎮也是觀賞富士山美景的名所,包括著名的箱根溫泉、伊豆半島、御殿場、河口湖等等。然而今天要介紹的三島市,雖然是位在富士山腳下,但我們卻不是因為要觀賞富士山前往的。那吸引我們一行人組團前往理究竟是什麼呢?

2016年的夏天在一場在鹿港討論鹿港溪整治的工作坊上面,講師們提到了三島市源兵衛川的整治案例,透過「Groundwork 三島(以下簡稱GW三島)」的地方組織,串連了地方政府、地方企業、地方的NGO三方,合力討論源兵衛川的整治。並且透過溪流整治,帶動起商圈振興、空間再造、地方創業等振興工作。而整個源兵衛川整治設定的目標,是要把三樣東西找回來「螢火蟲、梅花藻、玩水的孩子」,從這樣目標的設定與後續帶動的商店街、空間、產業等振興,就知道GW三島所關注的是地方的「生態、生活、生產」三生一體的里鄉再生(比起高雄的發展總目標「發大財」,更加具體且實際)。但這當中吸引我想更進一步關注的是,推動整個計畫進行的靈魂人物-渡邊豊博先生,而這也是此行拜訪的重要目的。

三島巨人 – 渡邊豊博

三島市位在日本的靜岡縣,從首都圈搭乘新幹線只要42分鐘的時間即可即達,交通上是相當方便的。走出三島車站前往GW三島的辦公室之間,發現三島市的街道上,從三島車站、商店街的立面看板、到單車停車塔等,有許多以「富士山」造型作為元素的公共設施。甚至在站前的公園,為了讓小孩子認識地方的泉水與富士山的關係,還設計了有趣的給水裝飾來說明。源兵衛川的泉水是由富士山的融雪,經過四十年的地底沉積後,從三島市的地面湧出,成為社區溪流的泉水。

富士山造型的停車塔

由於再出發前就已經確定此行拜訪的目的與日期,所以就先跟GW三島預約了流域導覽,也很幸運安排到推動GW三島與源兵衛川整治的靈魂人物,渡邊豊博先生,而且GW三島也很貼心的幫我們安排了在鄰近的日本大學教書的許老師擔綱我們的隨行翻譯。首先渡邊先生與我們分享到,自1964年東京奧運之後,不只三島市,日本全國各地開始追求高度的經濟發展,而文化、環境就在發展過程中被排擠掉了。然而在發展過程中,開始有社區居民覺得這樣的發展犧牲了下一代的環境,與留不住的在地文化,真的是大家要的嗎?

左手拿鏟子,右手拿啤酒|渡邊豊博的座右銘

渡邊豊博手拿源兵衛川河川景觀前後對照圖
渡邊先生解說,左邊為污染前民眾戲水洗衣的溪流,右邊為污染狀態的河川。

70年代起開始有社區自主覺醒,一個個的「愛鄉運動」在日本各地展開,岐阜縣的古川町、滋賀縣的琵琶湖等,都是在這一波守護鄉土的運動中重要且經典的案例。而三島市的源兵衛川也是如此,渡邊先生原本是在靜岡縣政府農業課上班的公務員,不忍看到自己從小遊玩的溪流,在追求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變得如此惡臭,而下定決心在每天上班前,就到源兵衛川去撿垃圾。日復一日,一年多以後才有地方的居民發現,並且向他道謝。後來有更多的社區居民深受感動,也一起投入這樣的淨溪運動,也因此發展成後來的「Groundwork 三島」的組織型態。「Groundwork 三島」的口號之一是「左手拿鏟子,右手拿啤酒」,也就是以輕鬆的、聊天的方式,與居民溝通、規劃。他們在 3年內,辦理超過 2 百場正式或非正式的「說明會」,來告訴居民他們的理想,同時蒐集居民的意見。再根據這些意見,歸納出短中長程的行動方案。20多年的努力,源兵衛川不只蛻變為人人樂於親近的溪流,更是三島市魅力之所在。

源兵衛川的現地踏查

左:河道上的踏石 右上:河道中的梅花藻 右下:參訪動線上的私人佛寺

認識了GW三島與源兵衛川的整治脈絡後,渡邊先生帶著一行人前往現地踏查,從車站前樂壽園的源頭開始,沿路走在低水位河床上鋪設的踏石,溪流就在社區住家的周邊,岸邊牆角還有陣陣冒出的泉水。導覽步道一下在左岸一下在右岸,一下又回到商店街旁,對接江戶時代的東海道的古道上,再回到溪旁的步道。在大約1.7公里長的路線上,甚至有一小段落是繞進私人佛寺再接回到原本河道,當初可是花了很多時間跟地主溝通,並透過社區與地方政府的集資才協調成功。沿途的許多設施與用心都在在讓我們驚豔,保留了四百年前的水島、經過電車鐵道的底下、梅花藻的復育池等,甚至有一處並不是在河道路線上的不動明王廟,因為多年沒有人祭拜與取水使用,導致井水荒廢,當初渡邊先生就是單純想讓自己兒時的經驗可以保留下來,所以帶著社區裡的人開挖井水,同時也恢復了廟宇的祭典。

渡邊豊博帶領一群來自台灣鹿港的民間考察團-鹿港囝仔,在梅花藻復育池前介紹
梅花藻的復育池

快速瀏覽源兵衛川

除了河川整治,也帶起社區的創業

參訪結束後,回到GW三島辦公室渡邊先生再與我們分享到,這些年來除了河川整治的工作之外,他們也開始整理街區上的閒置空間,開創一個又一個的物產店、婦人服飾店、餐廳、咖啡店等等,空間可以活動,也讓地方上需要工作的婦人可以有二度就業的可能,這個就有點像台灣勞動部的多元就業方案。而做這些事情不只是為地方提供就業機會,更重要的是增加「地方的魅力」。三島市這幾年也因為源兵衛川的整治,開始聞名於世,而全世界各地來訪考察、觀光、旅遊的人們,除了河川體驗之外,更重要的是走進當地的生活當中,而這樣的地方魅力,是來自於當地居民的參與及投入所營造而來的。

Groundwork 三島街中商店,提供給地方婦女二度就業

訪談結束後,我們到隔壁的GW三島開設的餐廳用餐,用消費支持地方事業的營運,也在餐廳的牆上也看見這幾年努力的足跡。渡邊先生很好客,酒足飯飽後又與我們分享了更多社區參與的小故事。我們拜訪的這段期間,源兵衛川正在進行「世界灌溉遺產」的申請,而這個目標也在我們離開的後幾天順利達成。

Groundwork 三島 歷年的成果與獲獎的殊榮
與渡邊先生晚餐後一起合照見證難得的友誼!

2018年三島巨人來訪今秋

後來回到家鄉後,我們也與保鹿運動的夥伴開啟了一連串的淨溪行動與河道走讀,後續鹿港溪也因為鹿港國家歷史風景區與中央水前瞻計畫的進行,開始了整治工程。去年因為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的邀請與牽線,渡邊先生有機會來訪鹿港與我們進行講座,並且把GW三島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我們知道。有時候對照日本的經驗,總讓我們覺得汗顏與不足,但想想渡邊先生他們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行動、組織、溝通、討論,因此讓三島成為大家想像的樣子。而鹿港囝仔的保鹿運動從2012年開始行動,至今也才7年光景,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持續行動才有可能持續改變,相信這樣子堅持二十年,一定也能讓鹿港溪,成為我們心中理想的溪流!

兩年後三島巨人渡邊豊博終於來訪鹿港,希望多年後我們也可以帶著在鹿港的成果再次拜訪三島。

鹿港溪相關活動好康報!!!

一、 《社區裡的那條溪流,鹿港溪與三島市源兵衛川的對話》專題講座

日期:6月2日(日)
時間:14:00-16:00
課程教師:張敬業
地點:禾火食堂 彰化縣鹿港鎮萬壽路154號
報名網址|按這裡

二、2019 好生活讀書會 第一期 第 二 場

想要一起討論更多關於「Groundwork 三島」的組織嗎!
或者「地方創生」相關議題的朋友,歡迎參加每個月一次的好生活讀書會唷!
報名連結|https://ourlukang.neticrm.tw/civicrm/event/info?reset=1&id=8

本篇為參訪三島市的心得,如果想更多了解源兵衛川的整治經驗,可以參考環資中心的文章
連結|https://e-info.org.tw/node/215052

你可能喜歡

SMO南小國,地方與外部的物產、資訊、人才中介! 日本九州地方創生參訪|2023 台灣國發會

2023年九月份隨國發會及20組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的夥伴團隊,前往九州北部進行交流見學。旅程中拜訪了熊本縣與福岡縣的諸多團隊,今天要分享的是南小國町與民間合股成立的「SMO南小國」,雖說是官民合股的事業,但其中南小國町公所持有99%的股權,以及事業代表人為現任町長-髙橋周二。
Read More

九州八女歷史街區的保存與實踐|日本九州地方創生參訪|2023 台灣國發會

地方改變的契機總是始於「危機感」。九州跟台灣一樣,一年需要面對數場颱風的洗禮,所以北島先生也很幽默的表示,九州也被稱作是「颱風銀座」。1991年的幾場颱風,造成了許多街區老屋的損毀,這也成為八女歷史街區保存運動的開端。北島先生因為過去有在公部門服務及參與NPO組織的經驗,也熟悉各組織之間的特質,在地方上經常扮演著各組織間「協調者」的角色。
Read More

來一趟東京近郊的秩父之旅!|日本地方紀行

東京是許多人進行日本旅遊的入口城市,市中心的知名景點,淺草寺、築地市場、池袋、新宿、涉谷、東京車站等,也隨著日劇、流行文化與近年YT自媒體的放送,成為許多台灣人熟悉的場景。今天想介紹一個適合在東京旅行時,安排一日至三日遊的近郊之旅-秩父Chichibu。
Read More

地方編輯-彰化書友見面會|進修筆記

接續2021年出版的地方設計,作者蔡奕屏又一日本地方設計團隊訪談著作-「地方編輯」在今年六月問世。趁著返台之際特別扛著一卡皮箱的日本地方刊物,全台跑透透展開巡迴的書友見面會。第三場來到彰化員林的丰富食堂,同時也聚集了來自彰化、雲林各地的書友來此小聚。有別於疫情期間出版的地方設計,只能做線上講座、分享會來推書,這次終於可以回到實體的聚會與分享訪談的經驗。
Read More

業務洽詢|合作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Email|info@tkfl.tw
聯絡電話|04-7771181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31號
營業時間|09:00 – 18:00

Line 線上客服,ID 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

以手機掃描行動條碼加入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