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敬業
繼「青年返鄉」、「社區營造」、「文創產業」、「社會企業」之後,《地方創生》成為當今最夯的話題之一。然而自2012年返鄉以來,在我們談鹿港的地方創生之前,先來討論鹿港的條件在哪?只因為它是這個島上第二發展的城市嗎?還是有其他更關鍵性的因素呢?
大航海時代的貿易商港
「一府二鹿三艋舺」是普遍對於鹿港這個城鎮的第一印象,同時也代表著鹿港在台灣發展史上的重要地位。但其實在1784年(乾隆49年)清帝國正式設港治理前,鹿港早已是「大航海時代」亞東地區貿易航線上的重要商港。來自西方世界的商隊在亞洲地區從事貿易,當時的鹿港地區有巴布薩族的原住民及來自中國的漢人先民,與西方的貿易商隊從事貿易行為,因為大量的輸出「鹿皮」而有了以鹿為名稱呼。當時輸出的鹿皮,成為江戶時代的日本武士鎧甲裏的防撞層與禦寒層。
清帝國正式開港後的60年間(1785~1845年)為鹿港貿易的全盛時期,也就是所謂的「二鹿風華」時期,當時大量的中國移民在此落腳,隨著當時的「鹿港溪」開始仿造原鄉的型態打造市街,同時也帶入了原鄉的信仰與聚落的生活型態。許多富甲一方的商行賺了錢之後,開始邀請匠師製作起精緻的傢俱、日用品等,同時也邀請泉州一流匠師協助地方宮廟興建,而這些匠師有的也就此留在鹿港,落地生根。
風華一時的商港,因河港淤積而沒落。
然而鹿港因為河港貿易興起,也因著後來的河川淤積而沒落。1845年後鹿港溪連年淤積,而河川泥沙淤積屬於自然現象,但同時也影響著原有的河港貿易因此沒落。儘管是後來藉由南邊的王功作為外港,維持著河港貿易,但繁榮景象已不如以往。
日治時期的鹿港,因為行政層級低(當時為鹿港「街」,屬於行政層級劃分的基層),且主要公共交通系統如台一線公路與縱貫鐵路系統並未經過,雖然有糖業鐵路的建置,但仍難以再現往日榮景,而曾經叱吒一時的貿易商港就此沒落。但也因為發展的腳步緩慢,讓鹿港保留下了珍貴且為數眾多的文化資產。
全國民俗才藝活動,振興古鎮的第一響!
上個世紀的70年代,當時的「鹿港青商會」為了以觀光振興地方,聯合了當地各角頭宮廟的藝閣、陣頭,與各類型的民俗藝師等,於1978年舉辦了第一屆的「全國民俗才藝活動」,讓沉寂多時的鹿港再一次的躍上全國版面。而這個如今為人樂道的活動,在幾經轉變後即是今日的「鹿港慶端陽」之前身。而筆者認為當時雖名為「才藝活動」,但以其規模與性質其實就是一個地方的「藝術節」的雛形。
鹿港地方創生的基礎
僅管當年的活動成功且有延續,但因為當時的時代氛圍仍以「都市」為主,都會區仍然是一個比較容易找到工作與發展機會的地方,因此鹿港的發展腳步並未就此展開。維持低度發展的鹿港一直到了2012年的「台灣燈會」,才又再一次的展露光芒。這一回有全國關注度又有中央資源的挹注,彷彿再現多年前的民俗才藝活動的榮景。燈會的成功,讓更多人看見鹿港保存完整的古街區、老房子與傳統的民俗技藝,讓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來到鹿港,不論是尋找一種鄉愁還是體驗不同以往的氛圍,都讓鹿港可以以「觀光」作為一種產業發展。
除了鄉愁情感與相當厚實的文化基礎之外,鹿港可以談地方創生最重要的關鍵是「產業」的基礎。說來弔詭,但這裡指的產業並不是文化相關產業,而是鹿港生活圈裡的三個工業區,分別是全台灣最大的「彰濱工業區」,與台中港相鄰、位於伸港鄉的「全興工業區」,秀水與福興鄉交界的「福興工業區」等。而在三個工業區雖然與鹿港傳統文化工藝產業沒有直接關係,但是三個工業區提供了許多工作機會。三個工業區以鹿港為生活核心,雖然鹿港鎮僅有八萬人口,但因為鄰近的工業區也為這裡帶來更多的外來人口,有了人口的流動,自然會帶動一定程度的基礎消費。有了基礎的經濟動能,再加上歷史與文化的脈絡,成為鹿港地方創生的雄厚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