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秋誌 II – 洛津維新

「洛津」是鹿港古老的雅稱!
「洛津」是鹿港古老的雅稱,洛的台語發音同鹿,津則是港口之意。在鹿港有洛津國小,是日本時代鹿港女子公學校;作家施叔青老師的《台灣三部曲》的首部曲〈行過洛津〉,二O一七年由江之翠劇場改編為劇場作品,同年在今秋藝術節首演。

「維新」則是一種回看地方的過去,望向未來的態度!
「維新」則是一種回看地方的過去,望向未來的態度;維新同時也是一種「韌性」,特別是在「後疫情時代」,地方的百工百業面臨的挑戰不同以往,許多經典的老店家撐不過疫情,選擇結束營業、老闆也順勢退休,同時也有許多新興店家開始嶄露頭角,他們帶著不同以往的經營型態,與對環境與文化更為友善、永續的思維,去面對瞬息萬變的後疫時代。而「洛津維新」便是將這些新時代的鹿港故事,藉旅遊導覽的形式分享出來。

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