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創造與再生-鹿港囝仔的反思與實踐

文.張敬業 (鹿港囝仔創辦人、今秋藝術節策展人)

《今秋誌I:地方的創造與再生》,是以每年秋天舉辦的「今秋藝術節」為名,收錄了二O一五到一七年三屆的策展構想,以及藝術節在鹿港創造的想像與企圖解決的地方問題。選擇以「今秋」為名,而非延續更早推出的《道地誌》(現已停刊),主要是兩者的定位不同,《道地誌》是偏向介紹地方的週期性刊物,而《今秋誌》的定位是回顧與匯整三年一度的節慶實踐,更重要的是,「今秋藝術節」已是這群在地實踐者從二O一二年開始的保鹿運動,甚至更早之前鹿港囝仔的集結與發想的實踐。這群返鄉青年們,如何透過實踐重新認識家鄉,與運用自身專業,讓一年一度的今秋藝術節,不只是回應這個城鎮所面臨的問題,更從中產生新的創業想法,這都是本期《今秋誌》想要傳達的,這些歷程都是重要的累積,回顧起來依然歷歷在目。

彰化縣秀水。 (攝影:張安儂)

「地方的創造與再生」的構想,是來自日本政府的「地方創生」政策一詞。這是日本為解決因偏鄉人口老化、外流,所衍伸的經濟頹靡與文化斷層等問題,同時面對過度飽和的都會人口,而提出活絡地方經濟的綜合戰略計劃,以政策性的引導,推進吸引年輕人的魅力城鎮建設,提升人口、創造就業機會。借鏡日本的經驗,立法委員余宛如、吳思瑤等,也開始與民間從事地方再造的團體交流經驗,並與中央部會研擬相關政策,催生適合台灣的「地方創生法」。

然而沒來由的,「地方創生」一詞也漸漸成為社區營造的新興代名詞(兩者雖然在本質上略有相似,但實踐手法與思維上仍有所差異),甚至在二O一八選舉年,成為許多候選人的競選標語。總之這個在日本的政策名詞,在台灣也出現各種另類詮釋。而本書的「地方的創造與再生」,即是回顧鹿港囝仔這群在地青年,自返鄉投入地方再造到開創事業的過程中,如何在社造團體、社會企業、文青等標籤中追尋自我定位。在投入實踐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同時運用所學回應並試圖解決家鄉所面臨的問題,讓家鄉可以有新的詮釋與想像。

鹿港的文化環境與產業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早在大航海時代就已經有在地的巴布薩原住民及來自中國的漢人移民,與西方的貿易商隊進行「鹿皮」等交易;而眾所熟知的「一府、二鹿、三艋舺」,過去繁華的二鹿時期,即是當今鹿港市街與文化美學發展的雛形。儘管後來因為鹿港溪的淤積,使得海上貿易式微,且日治時期的鹿港行政層級低,在缺乏重大交通建設下逐漸走向沒落,但鹿港卻也因此較其他城鎮保存了更多的古風貌。

一九七八年開始舉辦的「全國民俗才藝活動」(後來輾轉成為現在的「鹿港慶端陽」),與二O一二年「台灣燈會在鹿港」,都一再躍上全國版面,讓古鎮鹿港成為知名的「觀光」小鎮。然而觀光為小鎮帶來了人潮,看似讓經濟得以活絡,但其實在地方居民的生活上、文化上、環境上卻造成了許多改變。產業方面,除了既有的老街文化與觀光產業,在廣泛的鹿港生活圈裡有三個工業區,鄰近鄉間也有許多中小企業(農地工廠又是另一個議題),提供了工作機會讓回到地方的年輕人找得到工作,留在地方,而留下來以後才能更實際的去面對地方問題並設法解決。引用人類學家丘延亮老師所說:「一個部落有年輕人回去,一個部落沒有年輕人回去;十年之後,有年輕人的部落還在,沒有年輕人的部落已經消失了。」當地方留得住年輕人時,才有機會更進一步談論地方所面臨的問題,與發想更多願景,即便是面對複雜矛盾的農地工廠議題,都能有機會一步步的將問題釐清、討論並研擬解決之道。

彰化鹿港頂番婆。 (攝影:張安儂)

細數返鄉的日子,許多在地的實踐,讓我們對於「返鄉」一詞有了更多詮釋。返鄉不只是回到家鄉,更是「重返鄉土」!返鄉青年是如此受到關注的,因為青年象徵著活力,也是地方重要的生產力。返鄉從事地方再造時,往往會參考、學習或複製國外的經驗,但因為文化、社會等背景的不同,同樣的做法不一定能有相同的效果。這些參考與學習都是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將其轉化並創造自己的經驗。因此透過《今秋誌》的出版,除了回顧與整理這些年實踐的歷程,也讓這些經驗成為實體的檔案,提供給後來從事地方再造的人們參考。期許留下來的檔案與故事,能夠開啟更多人對於地方與社區的想像。

最後,我們要將這本書,獻給沒有被寫入《今秋誌》的返鄉青年,昱凱。昱凱是夥伴安儂就讀高中與大學時期的學弟,更是最初的鹿港囝仔成員之一。二O一O年,昱凱參與了〈鹿港囝仔攝影聯展〉,受到夥伴們的鼓舞,因而決定在大學畢業後返鄉並肩作戰。草創初期的鹿港囝仔還沒上軌道,所以昱凱必須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則一起討論活動,假日的時間共同實踐。但某天上班途中發生了意外,昱凱離開了大家。雖然有許多未竟之業與遺憾,但那些重要的開始,都有昱凱一起走過,也讓現在的鹿港囝仔可以照顧更多的夥伴,讓返鄉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2012年11月25日第一場的「保鹿運動」,
活動很陽春、人數也不多,卻是一個重要的開
始。人與土地的關係,就在身邊力行之後連結
上了。永遠要記得那天積極、滿足的笑容。
(來源:鹿港囝仔)

  謝謝昱凱,《今秋誌》算你一份!

今秋誌|地方的創造與再生

是以每年秋天在鹿港地區舉辦的「今秋藝術節」為名,收錄了 2015 至 2017 年三屆的策展構想,以及藝術節在鹿港創造的想像與企圖解決的地方問題。如何透過實踐重新認識家鄉,與運用自身專業,讓一年一度的今秋藝術節,不只是回應這個城鎮所面臨的問題,更從中產生新的創業想法。

業務洽詢|合作

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Email|info@tkfl.tw
聯絡電話|04-7771181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31號
營業時間|09:00 – 18:00

聯絡我們|Contact Us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填妥下方連絡表單,我們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及說明服務報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