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龍山寺

在談地方創生及社區營造之前,先來聊聊「山頭文化」與「海洋思維」。

鹿港龍山寺

文|張敬業

青年返鄉後的挑戰

前面幾週跟大家聊過《在談地方創生之前,我們聊聊「青年返鄉」吧!》以我自己與鹿港囝仔夥伴們的經驗作分享,共分為三篇(還沒看過的可以點連結:上篇中篇下篇

然而青年在返鄉之後所要面臨的挑戰,不論自己是否已經取得可以行動的資源(資金與空間),最重要其實是「要如何與地方的人展開互動?」

幾年前還在鹿港藝術村駐村時,有一次講座後的分享時間,一位台南的朋友分享到「最好的開始不是從零開始,而是站在地方已有的基礎繼續累積。」

當時候這句話對於身在鹿港的我們,有著很大的鼓舞。從1978年開始的「全國民俗才藝活動」後展開的地方民俗與文史資料的蒐集與出版;80年代由知名古建築學者漢寶德先生所主持的《鹿港古風貌調查》到後來的鹿港老街的整治等;90年代由林會承老師出版的《清末鹿港街鎮結構》等文獻,以及各個文史工作室所出版的老照片集等等。上述的經驗可以得知,鹿港在3、40年前就已經有很專業的文史調查與地方史資料建構,當然現在中生代擁有大量文史出版品的陳世賢老師,更是在這樣基礎之下,帶動一波文史工作者投入地方文史資料的挖掘、建構與出版。90年代末期更有因為《搶救日茂行》的文資保存運動而組織的「鹿港發展苦力群」,透過影像開始紀錄事件,述說地方故事。而近年由保鹿運動協會推動的社區紀錄片培訓課程,更是一種另類的地方史料建構。不管是透過學術研究、鄉土運動、社區營造,或是熱血的文史保存與調查,都可以看見一個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地方,可以運用的資源以及地方動能是相當豐沛的。

山頭文化

問題來了,既然地方有這麼多有才華的人們與資源,大家應該要聯合起來「把餅做大,再造二鹿風華呀!」,這是回鹿港之後經常聽到的一些建議與想像。先不管所謂「二鹿風華」的想像是什麼,因為那對於現在的鹿港來講很空虛,或許之後有機會再談吧。但大家一起聯手讓地方振興,這件事情是大家都期待,但也是最難實踐的。

講山頭文化之前,先來個起手式,以免大家對號入座。以下的講述是小弟造訪台灣其他社區,以及觀察鹿港的現象而寫。

各據山頭,已經是各地愛鄉運動、社區營造的普遍現象,但為什麼會演變成如此呢?

大家都希望自己的地方好,為何無法好好合作?

但好好合作的基礎是,大家要先形成共識,對於共同的地方的認同是接近的。

以小弟個人的經驗來談,在成長學習的過程中中,與同儕間大多屬於「競爭關係」,標準化的排名讓學生養成,只要管好自己的成績就好。這樣缺乏「團隊合作」的養成過程,出社會後其實很容易走向,只要自己好就好的山頭文化。

在山頭上面只要關注自己能掌握的資源就好,而且「山頭」上的資源是有限的,分享出去的每一筆資源,都只會讓自己手上的資源越來越少。所以用山頭文化的觀念在從事社區營造或地方事務時,就容易落入畫地盤、分資源的窘境,久而久之也就限制的對於地方的想像。

不過山頭文化並不是不合時宜的一種觀念,只要建立良善組織管理,以及適當的資源交流機制,其實還是可以保有地方主體,又能夠與時俱進的。

海洋思維

鹿港龍山寺
每年今秋藝術節開幕音樂會之前的重要儀式

有別於山頭文化,青年要投入地方工作,除了對於地方保守的山頭文化需要有認知之外,在從事地方事務的同時更需要擁有的是「海洋思維」。

所謂的「海洋思維」就好比在大海上航行,最直接面對「生存」的問題,為了讓船可以朝目的地前進,取得資源與他人合作變成是最基本的生存條件。

簡單來說,一人駕駛的小船搭載的燃料與物資有限,因此只能做短程的航行。然而隨著目標越漸遠大,就需要更大的船來搭載更多物資與燃料才能航行得更遠,且大船也不是一個人能夠驅動的,因此需要有「共同目標」的夥伴一起才能前進。若是我們的目標大到,已經不是一艘船可以完成的,那與他人結盟組成艦隊,且不同性質的船在共同的航道上彼此分工,不只是能達成彼此生存的目的,在航程中也許還能獲得許多意外的秘寶!

如果覺得我講的「海洋思維」還是太過抽象,那請參考電影《神鬼奇航》以及動畫《海賊王》會更清楚。

返鄉青年的中介平台

2019是返鄉的第七年,鹿港囝仔在歷經12、13年的遊牧時期;14~16年的藝術村駐村時期;以及17年之後的橫街工作室,不只在自己的家鄉創辦事業,也結識了許多志同道合的夥伴,同時開始為彼此開創更多事業。

在18年出版的《今秋誌-地方的創造與再生》中提到「鄉愁號召人們回來,產業把人留下」,這是在返鄉邁入第七年之後的深刻體悟,而這個階段的成果是許多的鹿港囝仔們一起經驗的。在這次的今秋誌中也提到,接下來幾年的重點會放在「培力」上面,不論是透過藝術節的志工培訓,或是非常態性的工作坊,都希望能夠把我們返鄉這幾年的經歷分享給大家,同時也要繼續累積經驗。後來的人們未必要依循我們走過的道路,但我們可以給予一些投入地方的指引,成為返鄉青年的中介平台。

最後要分享在2018年今秋藝術節中的今秋論壇上,許文烽導演在交流時間給予的精彩回饋,希望每一個回到家鄉的人們,除了可以堅持自己的初心之外,也能夠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去,也許可以因此遇到值得信賴的夥伴!

你可能喜歡

大馬青年的後疫人生 – 週三不加班後記

2020年初鹿港的夥伴計畫組團前往馬來西亞,與長頸鹿故事館團隊進行交流,並且已經爭取到文化部「文化園丁隊」經費支持。不料2020年三月武漢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交流計畫也只能在疫情解封以前無限延期了。然而在過去的一年裡,台灣因為全國上下的努力,疫情很快得到控制,生活中的事物,除了國際交流外,受疫情的影響較小。不過馬來西亞的情況就沒有這麼理想了,在我們連線的這天,大馬全國還有2,500人次的確診數據,甚至在疫情的不同階段,對於人民行動限制的程度皆有不同,而地方上原本計畫的許多活動也必須有所調整。
Read More

【青年諮詢】青年返鄉必須認識的資源三支箭|鹿港未來中心諮詢

真正深入挖掘,會發現地方其實有很多的位置跟議題是青年可以發揮的。透過政府關於青年參與地方的三支箭,讓青年學習掌握資源、建立地方脈絡、組織團隊,夠過對議題的長期執行,建構自己地方參與的價值觀、世界觀。青年回到地方不會因此限縮,如果能善用政府的補助資源,反而能因此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Read More

地方的創造與再生-鹿港囝仔的反思與實踐

文.張敬業 (鹿港囝仔創辦人、今秋藝術節策展人) 《今秋誌I:地方的創造與再生》,是以每年秋天舉辦的「今秋藝術節」為名,收錄了二O一五到一七年三屆的策展構想,以及藝術節在鹿港創造的想像與企圖解決的地方問題。選擇以「今秋」為名,而非延續更早推出的《道地誌》(現已停刊),主要是兩者的定位不同,《道地誌》是偏向介紹地方的週期性刊物,而《今秋誌》的定位是回顧與匯整三年一度的節慶實踐,更重要的是,「今秋藝術節」已是這群在地實踐者從二O一二年開始的保鹿運動,甚至更早之前鹿港囝仔的集結與發想的實踐。這群返鄉青年們,如何透過實踐重新認識家鄉,與運用自身專業,讓一年一度的今秋藝術節,不只是回應這個城鎮所面臨的問題,更從中產生新的創業想法,這都是本期《今秋誌》想要傳達的,這些歷程都是重要的累積,回顧起來依然歷歷在目。 彰化縣秀水。 (攝影:張安儂) 「地方的創造與再生」的構想,是來自日本政府的「地方創生」政策一詞。這是日本為解決因偏鄉人口老化、外流,所衍伸的經濟頹靡與文化斷層等問題,同時面對過度飽和的都會人口,而提出活絡地方經濟的綜合戰略計劃,以政策性的引導,推進吸引年輕人的魅力城鎮建設,提升人口、創造就業機會。借鏡日本的經驗,立法委員余宛如、吳思瑤等,也開始與民間從事地方再造的團體交流經驗,並與中央部會研擬相關政策,催生適合台灣的「地方創生法」。 然而沒來由的,「地方創生」一詞也漸漸成為社區營造的新興代名詞(兩者雖然在本質上略有相似,但實踐手法與思維上仍有所差異),甚至在二O一八選舉年,成為許多候選人的競選標語。總之這個在日本的政策名詞,在台灣也出現各種另類詮釋。而本書的「地方的創造與再生」,即是回顧鹿港囝仔這群在地青年,自返鄉投入地方再造到開創事業的過程中,如何在社造團體、社會企業、文青等標籤中追尋自我定位。在投入實踐的過程中,重新認識自己的家鄉,同時運用所學回應並試圖解決家鄉所面臨的問題,讓家鄉可以有新的詮釋與想像。 鹿港的文化環境與產業條件是得天獨厚的,早在大航海時代就已經有在地的巴布薩原住民及來自中國的漢人移民,與西方的貿易商隊進行「鹿皮」等交易;而眾所熟知的「一府、二鹿、三艋舺」,過去繁華的二鹿時期,即是當今鹿港市街與文化美學發展的雛形。儘管後來因為鹿港溪的淤積,使得海上貿易式微,且日治時期的鹿港行政層級低,在缺乏重大交通建設下逐漸走向沒落,但鹿港卻也因此較其他城鎮保存了更多的古風貌。 一九七八年開始舉辦的「全國民俗才藝活動」(後來輾轉成為現在的「鹿港慶端陽」),與二O一二年「台灣燈會在鹿港」,都一再躍上全國版面,讓古鎮鹿港成為知名的「觀光」小鎮。然而觀光為小鎮帶來了人潮,看似讓經濟得以活絡,但其實在地方居民的生活上、文化上、環境上卻造成了許多改變。產業方面,除了既有的老街文化與觀光產業,在廣泛的鹿港生活圈裡有三個工業區,鄰近鄉間也有許多中小企業(農地工廠又是另一個議題),提供了工作機會讓回到地方的年輕人找得到工作,留在地方,而留下來以後才能更實際的去面對地方問題並設法解決。引用人類學家丘延亮老師所說:「一個部落有年輕人回去,一個部落沒有年輕人回去;十年之後,有年輕人的部落還在,沒有年輕人的部落已經消失了。」當地方留得住年輕人時,才有機會更進一步談論地方所面臨的問題,與發想更多願景,即便是面對複雜矛盾的農地工廠議題,都能有機會一步步的將問題釐清、討論並研擬解決之道。 彰化鹿港頂番婆。 (攝影:張安儂) 細數返鄉的日子,許多在地的實踐,讓我們對於「返鄉」一詞有了更多詮釋。返鄉不只是回到家鄉,更是「重返鄉土」!返鄉青年是如此受到關注的,因為青年象徵著活力,也是地方重要的生產力。返鄉從事地方再造時,往往會參考、學習或複製國外的經驗,但因為文化、社會等背景的不同,同樣的做法不一定能有相同的效果。這些參考與學習都是過程,最重要的是要能夠將其轉化並創造自己的經驗。因此透過《今秋誌》的出版,除了回顧與整理這些年實踐的歷程,也讓這些經驗成為實體的檔案,提供給後來從事地方再造的人們參考。期許留下來的檔案與故事,能夠開啟更多人對於地方與社區的想像。 最後,我們要將這本書,獻給沒有被寫入《今秋誌》的返鄉青年,昱凱。昱凱是夥伴安儂就讀高中與大學時期的學弟,更是最初的鹿港囝仔成員之一。二O一O年,昱凱參與了〈鹿港囝仔攝影聯展〉,受到夥伴們的鼓舞,因而決定在大學畢業後返鄉並肩作戰。草創初期的鹿港囝仔還沒上軌道,所以昱凱必須白天在工廠上班,晚上則一起討論活動,假日的時間共同實踐。但某天上班途中發生了意外,昱凱離開了大家。雖然有許多未竟之業與遺憾,但那些重要的開始,都有昱凱一起走過,也讓現在的鹿港囝仔可以照顧更多的夥伴,讓返鄉的生活變得更加精彩。 2012年11月25日第一場的「保鹿運動」,活動很陽春、人數也不多,卻是一個重要的開始。人與土地的關係,就在身邊力行之後連結上了。永遠要記得那天積極、滿足的笑容。(來源:鹿港囝仔)   謝謝昱凱,《今秋誌》算你一份!
Read More

那些與《地方設計》 擦肩而過的日本旅行風景

隨著「地方設計」一書在2021年初出版,以及台灣地方創生政策推行進入第三個年頭,這幾年來看到越來越多青年投入地方工作的領域,相關的出版品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很難得自己也是投身地方9年時間的相關工作者,且又剛好與「地方設計」作者及書本內容有這樣的緣分,當然要特別為了鹿港、彰化及中部地區的書友,安排一場跨海見面會。除了聽奕屏聊聊訪談地方設計的故事外,更想跟奕屏交流讀書心得。
Read More

【進修筆記】青年參與地方,從小旅行、地方誌的時代,進化到NFT、Podcast了嗎?

投入地方工作、跟地方相處,就像談戀愛一樣,你有滿滿的愛就會想要一直給,但往往忽略了在一段關係裡面「傾聽」是很重要的。我們一直給地方就要接受嗎?就算地方接受了(配合演出)這就是我們期待的地方互動嗎?有這次經驗地方下次還想要嗎?如果忽略了地方的感受,忘記「傾聽」的重要,是無法真實感受地方,與地方建立真誠的關係。
Read More

業務洽詢|合作

Line 線上客服,請搜尋 @lukang2012

加入好友

鹿港囝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Email|info@tkfl.tw
聯絡電話|04-7771181
地址|彰化縣鹿港鎮民族路131號
營業時間|09:00 – 18:00

聯絡我們|Contact Us

歡迎您與我們聯絡,填妥下方連絡表單,我們將會有專人與您聯繫,及說明服務報價!